全国两会召开前夕,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,又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调研,为推动凉山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在履职路上继续奔走。
2月25日,耿福能代表走进布拖县乐安镇若普村,体察民情、了解民意。借着这个机会耿福能与村民们展开座谈,了解乡村全面振兴的最实际的声音。
调研中,耿福能走访慰问了老党员、致富带头人、五好家庭,并走进好医生集团定点帮扶的若普村附子种植基地,查看附子生长情况,给村民手把手技术培训指导。
据了解,从1996 年开始,耿福能就带领企业在布拖县通过产业扶贫推广种植中药材“附子”。过去的一年,耿福能充分发挥企业优势,以科技创新为引擎,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,在布拖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,形成了全产业链模式,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支持下,成功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,凸显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,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、规模化、现代化、机械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。现如今,附子种植已经成为若普村的主导产业。
乐安镇若普村村支部书记比机子沙说:“我们这个村2022年种植了280亩附子,收入130多万。今年我们就增加到了350亩 ,一亩地的收入是一万五千多 。下一步我们还要推广种植 ,带动村民,把这个产业做得越来越好 。”
回顾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历程,耿福能感触颇深,他曾提出过的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、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课程等建议,如今都已落地实施。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上,他又将目光坚定地投向了大凉山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。
耿福能认为,只有科技创新,才能引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,打造大品牌、大企业,而他也希望未来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能形成更多合力,一起打造“中医药强省”。今年,他也将把《关于加大扶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建议》带到全国两会,为国家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而发声。
“中医药的守正创新,科技投入,企业是主体,要鼓励企业多投入搞科研。中医药面广、链条长,希望国家能够系统地按照中医药特性,来考虑管理制度、监管制度、审评制度,我们中医药的发展就会更好、更快。”耿福能表示。
记者:杨秀 江铜